色彩风格

【评论】千亿目标:大冶必须跨越的发展分水岭 ——一论“决胜全年 跨越千亿”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8-14      

 8月11日,我市召开冲刺千亿市誓师大会,发出“决胜全年、跨越千亿”动员令。这既是落实省委要求的政治担当,也是城市能级跃升的必然选择,更是续写大冶辉煌的历史使命。

 

全国维度:激烈竞争中的突围之路

从全国发展大势看,千亿GDP已成为县域经济竞争的新赛道。2024年数据显示,全国千亿县俱乐部已扩容至62个,900亿元级“准千亿县”21个,呈现出“头部领跑、中部胶着、尾部追赶”的激烈竞争格局。

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,当县域经济体量突破千亿门槛后,将触发产业集聚的“马太效应”。江苏昆山、江阴凭借5000亿级体量构建起完整产业链,福建晋江在3000亿平台上实现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,这些标杆城市验证了“规模经济—结构升级—能级跃迁”的发展规律。再看大冶,虽然以930.71亿元GDP位居全国百强县第53位,但与同段位的县市相比,仪征市1094亿元、闽侯县1171亿元、仙桃市1125亿元,大冶仍处于“追兵”位置。不进则退,慢进亦退,这要求大冶必须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完成关键一跃。

湖北维度:战略布局中的关键落子

从湖北战略布局看,大冶肩负着“为全省添彩”的重要使命。省委明确提出“推动百强县进位、千亿县扩容”的发展要求,黄石市委多次强调大冶要“全力以赴冲刺千亿县市、率先迈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”。

横向对比省内8个全国百强县市,大冶当前GDP排名第五,与领跑的仙桃(1125亿)相差194亿元,与同处900亿元梯队的宜都(963.04亿)、潜江(951.97亿)形成“贴身竞争”态势。完成千亿跨越,大冶需实现7.5%的增长,难度远超同段位县市。但正是这种高难度跨越,才能凸显大冶在湖北“中部崛起”战略中的作为——其成功不仅将填补鄂东南地区千亿县空白,更将形成“大冶突破—黄石振兴”的连锁反应,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和武汉都市圈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大冶维度:转型跨越中的必写答卷

从发展经济学视角看,千亿关口是城市能级跃升的“临界点”。以江阴为例,在2007年跨过千亿门槛后,十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从18%提升至45%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超5倍。这种“规模裂变效应”对同为工业强市的大冶来说尤为值得参考借鉴。

对大冶而言,千亿跨越将带来:产业升级,传统产业转型空间扩大,新兴产业培育条件优化,未来产业吸引力更强;城市提质,基础设施建设提速,民生保障水平提高;区域地位,争取政策支持能力增强,武汉都市圈话语权提升。

总之,GDP突破千亿不仅是数字的跨越,更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升级。它标志着大冶从“工业强市”迈向“综合强市”,从“区域节点”成长为“省级支点”。

回望大冶发展史,从青铜文明的辉煌到近代工业的崛起,从百强县市的持续进位到转型发展的攻坚突破,这座城市始终保持着匠心图强、劲无止境的精神气质。今天,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,冲刺千亿就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。全市上下要以“今日长缨在手”的决胜气概,把千亿目标细化为生产线上的每度电耗、招商路上的每个脚印、办事窗口的每张笑脸,坚决打赢这场事关大冶未来的关键之战。